当前位置:首页 > 央媒赋能
  央媒赋能
乡村振兴的故事回响在广袤的沃野间
发布时间:2024-09-13  阅读:

中街村的“黑臭水体治理和中水利用”工程让群众笑逐颜开;南庄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邬城店村实行的“积分制”有效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6月29日至30日,山西省新闻工作者乡村振兴系列采风活动第三站“六月乡村·介休行”在晋中市介休市举行,来自中央及地方的40余家主流媒体、150多名新闻记者分三路,对当地9个典型村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深入探访,讲述三贤故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昔日“脏乱差”如今“绿秀美”

介休位于我省中南部,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常住人口43.2万人,是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晋中市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我省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纲要确定的南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近年来,介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契机,把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结合、协同推进,聚焦乡村治理、富民产业、数字乡村、人才振兴等内容,探索实施“以农造景、以景带旅、农旅结合、协同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开辟新赛道,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漫步诗画介休,望山苍翠欲滴、看水碧波荡漾、进村赏心悦目、入院清心静雅,好似一幅景美、村净、人和的“富春山居图”。各路新闻记者呼吸着田野自然的甜香,闻着隐隐的花香,一路穿行、一路交流、一路感悟,用鲜活的语言、精彩的镜头真实生动地记录这里因地制宜的和美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产村融合发展以及一个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蝶变。

走进绵山镇坂地村,目之所及皆是美丽乡村画卷:树成片、道路洁、农屋靓……第一次来到介休、第一次走进绵山镇的太原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武佳瑜,一到坂地村就被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她说,近些年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当中,绵山镇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手中的笔,用我们的镜头去好好地把这样的新闻故事宣传报道出去。”

与武佳瑜一样,在坂地村的产业发展中心、文化大院直播间等地深入了解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后,来自临汾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高改,也对这里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好乡村画卷深有感触。“坂地村依托本村企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盘活沉睡资源、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采访中可以感受到当地村民的幸福感,让我觉得不虚此行。”高改表示要通过自己手中的镜头、笔触,把介休生动的乡村振兴的成果展示到大家面前。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千万工程”的先手棋。近年来,介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瞄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化”六大行动,巩固提升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成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扩容提质工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实现户厕“无害化”转变,改造农村道路7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取暖2454户,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实施管线下地12.5千米……在介休,昔日“脏乱差”如今“绿秀美”的故事比比皆是。

百业兴旺、百村和美、百姓共富

在连福镇邬城店村,新闻记者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参观老年活动中心、幸福积分超市,“沉浸式”感受身边的乡村振兴“样板”,还不时用镜头记录着一个个幸福的瞬间。山西广播电视台农村故事广播记者主持人程璐瑶说,“邬城店村村民真是太幸福了,可以在幸福超市用积分兑换到日常用品,我们通过采访也了解到村民对积分很关注,他们拍摄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宣传邬城店村、宣传邻里之间的友好后,就可以获得积分去兑换商品。”

和美乡村建设不是基层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介休市把党的建设贯穿践行“千万工程”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村“两委”凝心聚力的“桥头堡”作用,持续深化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明积分创建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把“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努力走出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蝶变之路,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介休市区出发沿张壁旅游公路一路南行,就来到一片美丽乡村,南庄村和张壁村如同两颗明珠镶嵌在龙凤大地。这里气候条件优良、农产品多样、文旅资源丰富,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引下,龙凤镇把美丽、生态、风景、文化、乡愁变成产品,带动产业集聚效应发展,打造串景成链的乡村旅游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如今,南庄村已经与绵山景区、张壁古堡景区串珠成链,全长10多公里的“绵山观光—古堡地道—南庄休闲”旅游线路应时而出,古老的乡村真正“火”了起来。在南庄村村头,经营着一家名为“森肴·野宿”露营地的负责人曹莉,就是被这里蓬勃的乡村旅游发展活力吸引过来的,“我们这个露营地已经开业两年多了,每天接待游客200人左右,营业额约两万元。乡村旅游跟休闲餐饮业态互补,形成很好的联动。”

产业兴则乡村兴。介休市把产业兴旺作为强村富民的根本路径,立足实际,开发沟壑经济、庄园经济、庭院经济、田园经济、街巷经济五种经济模式,合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农副产品基地化、非遗产品文创化、特色小吃街巷化和人才振兴战略化,努力实现百业兴旺、百村和美、百姓共富,走出一条从“净美”到“富美”的产业振兴之路。

采访中,央广网记者张洁真切感受到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为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当得知大学毕业回到张壁村从事旅游业的年轻人已经有20多人后,张洁说,“产业兴乡村美,离开的年轻人踏上归乡路,让古村焕发活力,愈发历久弥新。”

同样,黄河新闻网记者周昱丽也认为介休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离不开“人”,更是为了“人”。“无论是村‘两委’班子还是点对点的帮扶企业,无论是到村工作大学生还是乡亲们本身,无不将村子的发展放在心上,人人都是‘参与者’,同时人人又是‘受益者’,如此良性循环才让坂地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和样板。”周昱丽说,坂地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3A景区”创建工作,“好上加好”的前景离不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的确,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介休市坚持人才培育机制,以南庄村为中心,整合培训资源,重点采取“头雁引领、匠心传承、职业塑造”三种模式,着力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人才,集中力量打造介休市最大的农村人才培训基地。截至今年4月,已经组织或预订大学生创业、“领头雁”计划、新型农民返乡培训6次320余人;开展非物质文化及工匠技艺培训2次50余人。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已在介休留下深深的印迹,广袤乡村正在迸发着勃勃生机。此次采风活动阵容强大、影响广泛,介休乡村振兴的新面貌、新变化,将通过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传神的镜头,有力助推三贤故里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