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央媒赋能
  央媒赋能
13
2024-09
湖南隆回:驻村帮扶有故事 乡村振兴结硕果
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5日电(杨贵新邹旭中)6月4日,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驻金石桥镇黄金井村工作队在隆回县乡村振兴业务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当天,邵阳市纪委监委驻南岳庙镇芭蕉塘村工作队和隆回县人民检察院驻羊古坳镇花塘村工作队,也分别讲述了驻村帮扶路上的故事。隆回县共有来自中直、省、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213支601人,他们长年累月住在村里,与群众打得火热,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隆回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业务培训班。“五子”成拳拧开黄金井“振兴盖”2023年5月,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入驻黄金井村工作队驻村帮扶,聚焦防返贫监测户、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五子”握成拳推动黄金井乡村振兴。在抓监测防返贫上聚焦发力。去年以来,该工作队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0批次67户;安排19人从事村公益性岗位,推荐50人次外出就业确保收入有保障;通过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等,解决了40多名脱贫户就地务工就业。抓产业发展,做优“农文旅融合”文章。工作队投入资金350万,改造红色街区;投入资金120万,持续打造云溪河水岸风光带、读书林、黄金屋、黄金洲头、幸福屋场等景点。今年试点种植了100亩高端富硒稻米,建设高标准樱花黄金茶园500亩,种植前胡、石菖蒲等中药材300亩,发展花卉苗木100亩,扶持猕猴桃50亩,建设黑皮鸡枞菌种植大棚600平方米。抓民生实事,做实“可感可及”文章。工作队对穿村而过的省道S322实施路面改善工程,打通了公路“大动脉”;建设了2条产业路;对村主干道进行了白改黑,打通了多处断头路,畅通了公路“微循环”。抓村容村貌,做美“人居环境”文章。工作队新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26个,完成旱改厕267座;推行垃圾分类,新布设垃圾桶260个,实施垃圾定期集中清运,提升了公区环卫水平。抓基层治理,做强“三治融合”文章。工作队组织成立义务消防队68人,推行积分制管理,启用爱心超市,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协商、管理和监督,提升村民乡村主理人意识;健全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实现了零举报。芭蕉塘里盛开“乡村振兴花”双季稻、红薯种植,生猪、稻花鱼、龙虾养殖持续推进;假发、玩具、电子产品生产持续发展;红薯粉丝产业高质量推进,加工基地企业于去年底成功试投产。如今的南岳庙镇芭蕉塘村,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该村村民如数家珍,扳着手指头数起产业来。芭蕉塘村自邵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帮扶以来,围绕稳帮...
13
2024-09
乡村振兴的故事回响在广袤的沃野间
中街村的“黑臭水体治理和中水利用”工程让群众笑逐颜开;南庄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邬城店村实行的“积分制”有效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6月29日至30日,山西省新闻工作者乡村振兴系列采风活动第三站“六月乡村·介休行”在晋中市介休市举行,来自中央及地方的40余家主流媒体、150多名新闻记者分三路,对当地9个典型村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深入探访,讲述三贤故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昔日“脏乱差”如今“绿秀美”介休位于我省中南部,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常住人口43.2万人,是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晋中市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我省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纲要确定的南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近年来,介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契机,把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结合、协同推进,聚焦乡村治理、富民产业、数字乡村、人才振兴等内容,探索实施“以农造景、以景带旅、农旅结合、协同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开辟新赛道,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漫步诗画介休,望山苍翠欲滴、看水碧波荡漾、进村赏心悦目、入院清心静雅,好似一幅景美、村净、人和的“富春山居图”。各路新闻记者呼吸着田野自然的甜香,闻着隐隐的花香,一路穿行、一路交流、一路感悟,用鲜活的语言、精彩的镜头真实生动地记录这里因地制宜的和美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产村融合发展以及一个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蝶变。走进绵山镇坂地村,目之所及皆是美丽乡村画卷:树成片、道路洁、农屋靓……第一次来到介休、第一次走进绵山镇的太原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武佳瑜,一到坂地村就被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她说,近些年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当中,绵山镇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手中的笔,用我们的镜头去好好地把这样的新闻故事宣传报道出去。”与武佳瑜一样,在坂地村的产业发展中心、文化大院直播间等地深入了解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后,来自临汾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高改,也对这里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好乡村画卷深有感触。“坂地村依托本村企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盘活沉睡资源、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采访中可以感受到当地村民的幸福感,...
13
2024-09
乡村振兴驻村故事 ⑦|“希望小镇”上的“幸福歌”
1月18日下午,位于张北县馒头营乡大梁庄村的米兰花客栈里,笑声掌声喝彩声不断。张北华润希望小镇第一届村民联欢会正在这里热闹上演,大家载歌载舞喜迎新春。“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15时,伴随着一曲欢快的《好日子》,联欢会在铿锵有力的鼓声中热闹开场。“自打家门口建起‘希望小镇’,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歌名《好日子》一样,越来越红火啦。”正在等待上台表演的大梁庄村村民张素桃高兴地说。张素桃口中的“希望小镇”全称为张北华润希望小镇,位于大梁庄村的自然村义合德村,2023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由华润集团捐建。“小镇临近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配套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米兰花客栈、小镇市集等公共建筑,建有希望花海、草莓大棚等种植项目,新建、改造50余套民居发展农家院。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投用后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联欢会现场,听张素桃和记者聊到“希望小镇”,坐在一旁的张北华润希望小镇工作组组长梁波也加入了“群聊”。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张素桃今年55岁,前些年一直在北京的饭店打工,学到了一些做饭的手艺。去年,听说“希望小镇”可以帮着改造民居开办农家院,她和老伴儿一合计,就辞去工作回到了村里。“去年,我家把房子和院子改造了一下,准备开个农家院。总共花了20多万元,我家掏了不到5万元,剩下的钱都是企业出。”张素桃说,如今,她家的“张北福客来农庄”已经拿到了营业执照,“这里有草原、有花海,生意肯定差不了,有了收益还能全归我家。”精彩节目一个接一个,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张素桃告诉记者,联欢会演员以大梁庄村村民为主,也有来自馒头营村、李森林村的村民,“舞台布置虽然简单,但是大家伙儿热情很高,都想表达表达自己的高兴劲儿。我就排练了一个多月,要参加4个节目呢!”秧歌《张灯结彩》、二胡独奏《五哥放羊》、戏剧舞蹈《霸王鞭》、二人台对唱《挂红灯拜大年》、少儿舞蹈《红红的太阳》……现场,不时有村民掏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组织村民举办这场联欢会,就是希望借此展示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新活力。”梁波说。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13
2024-09
邵阳学院“青菽”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真心感谢邵阳学院‘青菽’团队,我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同时,也能有班上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后溪村豆制品厂的杨大嫂激动地对记者说。后溪村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为了解决村里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后溪村委会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筹备建设一家豆制品工厂。邵阳学院“青菽”团队作为“三区”科技人才计划科技人员入驻该村后,帮助豆制品厂布置工业生产线,指导村里的留守妇女学习豆腐制作技术,操作新引进的豆制品设备。30多年来,邵阳学院“青菽”团队扎根传统豆制品产业研究,转化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一粒豆子做出了十亿元产值。日前,该团队报送的项目《科技创新赋能豆制品,探索产业帮扶新路子》入选了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缘起:从喜欢吃豆腐到欲与日本豆制品技术试比高1987年,邵阳学院“青菽”团队带头人赵良忠因为喜欢吃家乡武冈的卤豆腐,开始关注豆制品生产技术及其研究。武冈豆腐生产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家庭作坊传男不传女的单传模式影响,以及传统酸浆豆腐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问题,武冈卤豆腐并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一直到1997年,武冈都没有上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赵良忠说。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和韩国,较早采用了一次浆渣共熟的熟浆工艺生产豆浆、豆腐,实现了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由于国内没有自主技术,国外核心技术设备对中国保密,设备投资大,除少数企业在国外引入了该技术设备外,中国豆制品企业较少采用熟浆工艺。因此,赵忠良便立志在豆制品研发领域与日本豆制品生产的技术试比高。他着手组建“青菽”科技创新团队,专注豆制品产业研究,试图通过改变豆制品生产观念、改善豆制品生产工艺、改进豆制品生产设备等方式,改变国内豆制品生产手工生产现状,实现豆制品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破局:“高校+政府+企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武冈上千年的豆腐生产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青菽”团队决定从武冈卤豆腐传统熟浆工艺入手解决豆腐生产的熟浆工艺问题。他们调研了30多家以传统熟浆工艺生产豆腐的小型企业,记录了所有工厂泡豆、磨浆、煮浆、分离等工序的工艺参数,分析每道工序的原理和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研发出豆制品二次浆渣共熟制浆新技术,突破了传统豆制品的制浆工艺理论,打破了国外熟浆技术垄断。2001年,武冈市政府提出建设“三乡”(即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设想,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青菽...
13
2024-09
北京团代表岳巧云走上“代表通道”讲述奋斗故事:乡村振兴未来在科技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开启。北京团代表岳巧云走上通道,讲述“桃子加科技”的果农致富路。其他5位代表中,有研究眼科医学和固态电池的两院院士,有盲人代表,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创企业负责人,还有黑土地上的“新农人”。他们谋民生之利,解群众之忧,用科技创新解难题、破壁垒,走出自立自强之路。岳巧云代表: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来自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北京平谷区。前些年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岳巧云意识到,传统理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市场需求。彼时,区里提出“互联网+”工程,岳巧云抓住政策利好,火速开启“互联网+大桃”的电商营销模式,通过线上接单、合作社组织货源、物流配送,让大桃销往全国各地。桃子卖出了好价钱,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岳巧云也获得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表面光滑圆润的大桃,因为切开后里面有虫子被超市拒收。岳巧云找到种植原因,规范了种植标准。“标准化种植让大桃稳定住了高端市场,短短三年,这项规范化服务就为果农增收2500多万元,惠及果农3000多户。”“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近年来,岳巧云创建了拥有9名研究员的“科技小院”,引进了博士农场、智慧农园、大桃优新品种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更用桃子加科技,为果农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致富新路。...
13
2024-09
田野上的国之大者 | 一粒种子与村庄的振兴故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本报今起推出“总书记的嘱托田野上的国之大者”特别策划以“种子、土地、饭碗、富民、生态、文化、科技、改革、治理、人才”等10个关键词为切口,推出10篇系列报道,既反映各地落实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奋斗场景,也探寻各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13
2024-09
“绘制”乡村美丽画卷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本报讯为落实文旅融合,促进文学创作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展现人文特色和乡村新风貌的文学作品,近日,孝义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利用两天时间组织20余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前往该市胜溪湖、兑镇、高阳等乡镇街道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主题创作采风活动,旨在以笔抒怀,描绘孝义乡村振兴中的山川美景,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坐拥曹溪河秀美风光的胜溪湖街道宜兴村、河底村、师河底村,采风团一行现场了解了集养生、养心、养性、养老于一体的旅居康养游的建设新成效。在兑镇,采风团通过听取讲解、实地踏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兑九峪千年古街修复和红军东征兑九峪战役展览馆以及石像村全面提升改造抗日模范村纪念馆,完善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元素,修建红色文化广场等古色古香的冯济川名人故居基础设施,成为孝义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的新标杆。大家对兑镇镇利用千年古镇红色资源,科学开发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赞叹不已。灰砖蓝瓦、古朴典雅的大院尽显古建之美,干净整洁、现代大气的客房又让人宾至如归。在高阳镇,采风团用脚步丈量了位于国家4A级金龙山景区相对的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临水村,深入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村内古迹丰富,清代历史建筑众多,有新石器时期“临水遗址”,有五道庙、千年古树柏抱槐等各类文物古迹,以及传统民居72处。大家现场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利用独特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治理河道、打造民宿、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介绍。同时,采风团就如何将临水村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具有历史底蕴、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农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以文学的力量宣传以文、旅、农相结合的乡村振兴局面进行沟通交流。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动力。孝义市作家协会将不断创新文学创作采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多地走近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文学创作积累更多的宝贵素材,创作出更贴近乡村的作品,让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振兴之“笔”绘好乡村振兴之“景”。(李竹华韩玲)本文来自【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13
2024-09
秋日时节,东水厂村的红柿挂满枝头,与村里新建的民宿相映成趣
东水厂村村委会也和成熟的民宿投资公司展开合作。天津泰达商旅服务有限公司将东水厂村7个老院子设计提升,统一改造为高端民宿,原来的蓄水池有的填平,有的重新设计,改成了各样的设施。民宿管家高峰说:“村子地处深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吸引了不少高端客户,客人6成以上都来自北京。”陈永生也说,在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期间,整个村子的民宿入住率达到了100%。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