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说
  乡说
张仕森全景山水画的精神世界
发布时间:2024-09-19  阅读:


谈及文化自信,知名画家张仕森认为作为中国人,尽管各自岗位,身份不同,但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作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歌唱家用自己的歌声,而作为画者,应当用富有情感和温度的画笔,为山河立传,为人民立传。

张仕森常说,客观上笔墨只是工具材料是没有精神的,水墨也无所谓新旧,只有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对大自然进行概括提炼,升华,通过笔墨转化为具有优秀传统根基和时代风貌的作品,传达出水墨之精神,表达出中国之精神。清代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山打草稿”。可见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都必须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自然是中国画创作恒古不变的法则。在张仕森的众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其笔下独特的山水风貌,既有传统古法又有时代气象,可游、可赏、可行、可居审美转换令人心驰神往。

笔者听着张仕森老师介绍着一幅幅作品,仿佛将我带进了大自然奇妙的山水之中。

《万山红遍系列之二》张仕森作(144×367com)

早年学西画出道的张仕森老师,出生秦岭脚下,体现在作品中既有南方地貌的温润秀美,又有北方山水的雄浑险峻,既有西方美学的科学严谨,又有东方绘画的写意精神,将南宗,北宗山水画巧妙的融合,长期大量的写生融入其作品中,气韵生动,画面鲜活,极大的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田园山水的向往和精神追求。

其中一幅作品令我眼前一亮,只见群山峻岭之间,一列高铁疾驰而出,列车头上印有亚投行“AIIB”的标识,不远处耸立着带有华为标识的基站,再向远看去,是连接两座大山的高架桥犹如一道彩虹飞架大山之巅,题款采用现代字体仿宋所题的一句藏头诗,“一带天堑承大道,一路融通惠四海”,寓意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欣欣向荣。

很难想象,在笔墨之下,这些代表中国高精尖技术实力的元素,能够完美地融入一幅水墨画中,既是创作内容上的一次创新,也是艺术审美的突破,相得而益彰。讲述着中国故事。画面细节很多,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张仕森强调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必须坚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精品,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即明确提出“山水以形媚道 ”,绘画不能脱离形而谈神,画的是作品,传达的是中国精神。对于山水张仕森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方面张仕森出生于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对国人眼中的“中华的龙脉”——秦岭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张仕森经过长期对中国山水画深入学习和研究,认为要想把秦岭表达好,必须用全景的笔墨表达方式,尤其是对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王蒙、沈周、李成、范宽等山水画大师作品的反复临摹,揣摩,才逐步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的山水画不能只看表面,应当透过山水,看到它的精神,张仕森介绍道,“山的仁爱奉献,包容厚德,水的智慧上善,团结勇猛,不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吗”。

欣赏张仕森教授的作品,远观气势磅礴,千岩万壑,绵延不绝、云雾氤氲,近看溪水潺潺、绿植苍劲,郁郁葱葱,层林尽染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视觉感受,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正是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汉江源》 张仕森作(180×192 com)

中国的水墨画历史久远,却能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正是得益于画中所蕴藏的“神韵”。尤其是山水更为画者所爱,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张仕森的笔墨中,山水被赋予了灵魂,仿佛自豪地向世人传播着中国声音。

在长达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张仕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理念,我们期待着张老师有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问世。

张仕森(艺术简介)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礼画家、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文旅部美术书法高级人才考评副主任、原文化部艺术人才库评审专家、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教师、北京林业大学MBA研究生导师、泰国东方科技管理大学博士生导师、人民画院院长、百度百科艺术顾问等。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